谢谢邀请!身披华丽的白色婚纱,在司仪的庄严的主持下举行婚礼仪式,应该是很多新娘梦寐以求的梦想。但是,婚纱为什么都以白色为主呢?
虽然,白色代表纯洁无瑕,象征着对婚姻的矢志不渝忠贞无邪,但是,除了这方面的原因以及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外,白色婚纱还是有其历史渊源的哦,我们将试着从西方历史的一些角度来和大家讲解下。
其实,在19世纪中以前,婚纱颜色的选择还是有很多种的,而在此之前的贵族婚礼上,虽然也有贵族女子穿白婚纱的例子,比如,苏格兰女王玛丽一世,就曾经这么做过,但却未能在日后掀起白色婚纱的风潮。直至1840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与亚厘毕亲王大婚的时候,女王一身华贵的白色婚纱,才掀起了一场白色婚纱的革命。
我们知道,在过去,贵族间的婚姻,大多是无爱情可言的,只会涉及权力与金钱,欧洲贵族间的婚姻也是如此。所以,很多贵族为了炫耀自己的财富和势力,在新娘子出嫁的时候会着力的装扮新娘子,而维多利亚女王的这一举动,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也算是打破了贵族一贯的奢华风格。
和之前其他贵族女子的婚纱相比,维多利亚女王的婚纱可能算不上特别华丽,但是,其最大的特色便是缝上了由英国汉宁顿手工生产的蕾丝。之所以这么做,其实维多利亚女王也是有自己的小算盘的。她估计自己这样的婚纱款式必将会成为各地争先报道的对象,所以选择穿着来自国内村庄制作的蕾丝婚纱,可以帮助振兴国内的蕾丝行业。
同时,她还认为白色长裙最能突显蕾丝制作者的卓越手工艺。除了能帮助宣传英国的工业外,这款婚纱还能体现国君的节俭作风与价值观。此后,女王还命人从婚纱上挑出蕾丝,反复绣于不同衣装上重新使用,尽显贤君风范。
果然,一切如女王当初估计的一样,此后的数月间,各地的报纸专栏及女性杂志,都在持续报道、讨论英女王的婚纱设计以及婚纱用色,消息传播之广更是跨越了大西洋,传至英帝国的殖民地。从此以后,白色婚纱渐渐成为婚纱设计的主流。
白色婚纱之所以流行开来,其实还有一个饱含铜臭味的原因。在当时的科技水平下,清洗白色衣服的难度远大于今天,普通人若是不慎将白色婚纱弄脏,那将是非常难以清洗的。所以,只有富裕人士和贵族阶级,才能承担的起白色婚纱背后的成本。而对劳动阶级的人民来说,白色婚纱随时有可能被污损,加上嫁衣通常只穿一次,购买白色礼服成本还是太高了有点不切实际。
所以,如果能够穿的起白色婚纱的人,其身份地位自然就不言而喻了。可以说,白色婚纱虽然成为了广大女性的梦想、潮流的指标,却也是个不易实现的梦。二战结束后,科技大大发展起来,中产阶级也开始崛起,人们才开始有能力享受过去富人才能享受的生活,慢慢的购买白色婚纱庆祝人生大事的想法就越来越流行了。
还有就是电影的助推作用了,大家可以想象下电影中的画面,主角穿着白色婚纱,伫立于教堂中,完成这个一生一次的神圣仪式,那是多么的美好啊。因为这几种原因的综合作用,终于白色婚纱走下了高高在上的神坛,成为了现时的所有人都能消费的起的了。
结婚本来喜庆,大部分的婚纱为什么都是白色呢?
白色在西方社会中代表喜庆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但新婚礼穿白色婚纱的历史却不到两百年。在19世纪以前,少女们出嫁所穿的婚纱并没统一的颜色,新娘们大部分穿自己喜欢的颜色。蓝色代表坚贞,绿色代表青春,红色则没特定含义,黄色代表忌妒而成了忌讳……直到1840年维多利亚女王在婚礼上穿了一身洁白雅致的婚纱让所有人惊艳不已。从此白色婚纱便成了一种正一式的结婚礼服。